两项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培训活动在这家医院成功举办
7月4日至7月6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权威指导下,高密度、高质量完成两项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培训活动——“全国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万里行—乌鲁木齐站”和“2025自治区慢阻肺病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学习班”。
据了解,“2025年全国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万里行—乌鲁木齐站”培训活动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国肺功能联盟联合发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提供技术指导,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一人民医院承办。
7月6日,培训班学员认真学习、亲身体验肺功能机使用技术。
“2025自治区慢阻肺病基层医疗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学习班”由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一人民医院主办,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提供技术指导。
7月4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谭伟在开幕式上发言。
两项活动紧密衔接、深度协同,为提升全区呼吸疾病防治能力注入强劲动能,获得参训的130余名基层骨干高度认可,其战略意义凸显:
一、构建“技术规范+疾病管理”双核心能力体系,破解基层诊疗瓶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团队通过理论实操融合教学,系统性解决基层机构在肺功能检查中存在的操作差异大、质控薄弱、结果误判率高等难题,为呼吸疾病精准诊断夯实技术基础。
慢阻肺专病培训打通管理闭环: 聚焦新疆高发的慢阻肺病,深度培训涵盖早期筛查、急性加重识别、规范用药及康复管理全流程,显著提升基层对这类“沉默杀手”的全程管理能力,扭转“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模式。
双培训联动效应:肺功能技术是慢阻肺诊疗的“基石”,两项活动形成“精准诊断→专病管理”的能力闭环,使基层医务人员既掌握核心技术,又具备慢病防控系统思维。
7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魏雪梅在培训现场为学员做讲座。
二、推动优质资源“双下沉”,激活分级诊疗神经末梢
技术同质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通过手把手带教、标准化操作演示,将三甲医院技术规范直接输送至基层,确保肺功能检查“做得准、看得懂”。
管理标准化:慢阻肺培训植入最新指南和分级诊疗路径,明确基层首诊、转诊指征及稳定期管理规范,强化基层“健康守门人”角色。
资源整合成效:130余名学员覆盖社区中心、县级医院,返回岗位后将成为技术推广“火种”,带动区域诊疗水平整体提升,让边疆群众在基层即可享受与三甲医院同质的呼吸健康服务。
三、织密呼吸疾病防控网,扛起“健康新疆”使命担当
新疆冬季漫长、空气干燥,慢阻肺等呼吸疾病负担位居全国前列。双培训聚焦核心痛点:
提升早诊率:通过普及规范化肺功能检查,破解基层“不会筛、不敢诊”困局,助力呼吸疾病早发现。
降低疾病负担:强化慢阻肺规范管理,从源头减少急性发作和致残风险,缓解群众就医经济压力。
筑牢防控体系:为构建“自治区-地市-县乡”三级呼吸疾病防治网络输送核心骨干,推动防控关口前移。
两项活动中,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承办及举办主体,以高效组织彰显了专业担当。未来,该医院将持续深化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联盟协作交流,将技术规范化与疾病管理能力建设延伸至更多基层机构,为守护边疆群众呼吸健康、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地贡献坚实力量!
(素材来源: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