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 激光打顶机器人为棉花“理发”
7月8日,昌吉市榆树沟镇榆树沟村的棉田里,一台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正穿梭作业。这台设备采用激光动态打顶技术,通过高精度激光器振镜与相机标定,结合先进的激光动态打顶算法,实现了机械化高效打顶 ,每小时可处理8到10亩棉田,不仅作业效率大幅提升,还能减少对棉桃和叶片的误伤,为棉花质量与产量提供可靠保障。
7月8日,在昌吉市榆树沟镇榆树沟村的棉田里,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正在给棉花打顶。移志向 摄
“激光打顶机器人可随时充换电,无需动力机械牵引,实现边走边打。”新疆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李冉介绍,设备作业时,相机会同步采集数据,与激光器打顶操作协同进行;通过图像识别、位姿计算、顶芽匹配等流程,系统会自动规划打顶路径,最终完成精准打顶。
作为棉花种植的关键管理技术,打顶通过去除植株顶端,能促使叶腋萌发新分枝,让植株枝叶更繁茂。这一操作可确保每个棉铃获得更充足的养分,从而更饱满、易成熟,对稳定棉花生长态势、提升产量至关重要。
李冉介绍,对比传统方式,激光打顶的效率优势显著:人工打顶每人每天约3亩,而一台激光打顶机每小时可作业8亩,且能24小时连续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作业合格率达80%—85%。
7月8日,在昌吉市榆树沟镇榆树沟村的棉田里,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正在给棉花打顶。移志向 摄
据了解,2025年昌吉州棉花播种面积达299.48万亩,目前整体长势稳健,普遍进入花铃期。为进一步提升棉花产量与品质,昌吉州今年加大田间管理力度,尤其在打顶关键环节多措并举:一方面根据棉花生长节点,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现场指导棉农掌握科学打顶技术;另一方面推广先进作业设备,助力打顶工作高效推进,预计 7 月中旬可全面完成。
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柯晓涛介绍,目前昌吉州已形成人工打顶、化学机械式打顶、智能机器人打顶等多元方式。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打顶机器人的应用为棉花生产提供了新方案,通过持续试验改进,将进一步验证设备可靠性、优化技术指标,推动棉花生产全过程向机械化、智慧化升级。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移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