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医生赖义明:“我愿做一座跨越山海的桥梁”
在西北边陲,有这样一位医者,他怀揣对医疗事业的挚爱和对边疆人民的深切关怀,跨越万水千山,从广东奔赴遥远的新疆。他就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一批中央单位援疆干部人才赖义明。2023年7月,他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踏上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征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与担当。
技术创新暖人心,守护边疆群众健康
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后,赖义明迅速融入医院工作,担任泌尿外科主任、教学与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副院长等职。他深知,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在于引进前沿技术。于是,他积极引入斜跨位PCNL、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及前列腺热蒸汽消融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极大丰富了科室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为精准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赖义明(右一)引进斜跨位PCNL手术并进行现场示教。
赖义明常说:“我希望边疆人民能享受到无差别的医疗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专业资源,定期开展业务查房,组织远程多学科会诊,为边疆患者架起通向全国专家的“智慧桥梁”。他还坚持每周门诊,年接诊患者上千人次,用细致入微的诊疗服务温暖每一位患者。
在他的推动下,新医大五附院泌尿外科成功建立新疆首家“泌尿外科无痛日间手术室”,将输尿管支架置入/取出、前列腺穿刺活检等项目纳入日间手术管理,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康复周期。赖义明还带领团队完成多例高龄、高危患者的微创手术,展现了精湛的技术和果敢的担当。一位93岁高龄患者的家属感慨:“赖医生技术高超,给了我们全家希望。”
党建引领新发展,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赖义明深知党建对科室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医疗帮扶”的创新模式。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新医大五附院的大力支持下,两院泌尿外科成为“党建结对共建单位”,并成立“林天歆教授名医工作室”,为科室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他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举办多场大型学术会议,邀请疆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探讨泌尿外科领域的难点与热点问题。2024年6月,他作为执行主席,成功协办“‘一带一路’国际泌尿外科高峰论坛”及“粤新医疗健康丝路搭建党建交流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学术影响力。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出访塔吉克斯坦,推动国际医疗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健康层面的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人才培养结硕果,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
赖义明深知人才是科室发展的核心。他创新性地成立肿瘤与前列腺疾病组、结石与普泌组、下尿路及男科组三大亚专业组,为人才成长勾勒出清晰蓝图。他秉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成功招收并培养2位博士及1位硕士研究生,实现了科室招生“零的突破”。他还积极推动进修交流机制,选派科室骨干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造,为科室注入新鲜血液。
在科研领域,赖义明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强化科研过程管理。他策划“逸仙学术沙龙”等系列培训,举办科研门诊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辅导门诊,邀请专家为科研人员“把脉”解惑。在他的努力下,泌尿外科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医院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经费实现新突破,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显著提升。
公益服务暖边疆,践行医者初心
赖义明的足迹不仅遍布医院,还延伸到新疆各地州,尤其南疆基层地区。他积极参与义诊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喀什、和田等地,为当地群众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他还举办泌尿外科微创新技术培训班,毫无保留地向基层医生传授技术,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男性健康日”等活动中,赖义明带领团队开展健康科普义诊,广泛传播健康知识,提高民众健康素养。他的努力不仅赢得了患者的赞誉,也得到了医院同事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赖义明以精湛的技术、无私的奉献和坚定的信念,为新疆医学教育与医疗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为边疆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正如他所说:“医疗援疆意义深远,我愿做一座跨越山海的桥梁,脚踏实地为新疆人民服务,让大家在健康路上更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