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者丨他让梦想跨越千里在家乡落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甘兴华 通讯员阿力马斯·阿布力孜
仲夏傍晚,位于巩留县巩留镇同干买里社区的“白蓝舍”民宿,露台上茶香袅袅,落日余晖将不远处的天山雪峰染成金色。民宿的主人热浦海提·巴合提亚尔此时身在四千多公里外的浙江省义乌国际商贸城。手机屏幕亮起,家乡的声音传来——民宿店长祖力甫卡尔·阿那依吐拉通过视频和他确认当天的游客入住细节。
屏幕那头,那座由父亲老院蜕变而生的梦幻民宿,已成为热浦海提的梦想所在。
2018年,从新疆工程学院煤矿安全专业毕业的热浦海提,在家乡巩留县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便追随表哥的脚步,一头扎进浙江义乌的外贸“江湖”。从零开始拓展客户到在服装辅料领域站稳脚跟……商海历练让他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沿海地区精巧温馨的民宿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7月1日晚上,在巩留县“白蓝舍”民宿里,游客正在惬意地聊天。祖力甫卡尔·阿那依吐拉摄
2024年热浦海提回乡探亲,恰逢“五一”假期。看着家乡美丽的景色和如织的游人,热浦海提灵光一闪:“我是不是可以在家乡做民宿?”
热浦海提当即决定将父亲900平方米的老院进行改造,在家乡开办民宿。施工队的锤声打破了老院的沉寂,此后的100多个日夜,热浦海提开始了双线作战的创业路——清晨8点,他裹着外套在工地的角落里与乌兹别克斯坦客户视频议价;午休时分,蹲在砖堆旁修改国际订单合同。为打磨出理想的民宿风格,他对每处设计都反复推敲,以蓝白为主色调的民宿慢慢成型。
去年9月,“白蓝舍”民宿终于在期待中落成:9间风格各异的客房,从大床房、标间到榻榻米房、套房,可同时容纳22人;院中精心布置的花墙、露营地和能眺望雪山的屋顶观景台,迅速成为游客镜头追逐的焦点。热浦海提将经营重任托付给自己的发小祖力甫卡尔。“他责任心强、人脉广,是我最信任的兄弟。”祖力甫卡尔每日清晨都要仔细地检查卫生,用心打理庭院。试运营一个月后,“白蓝舍”民宿于今年4月25日正式开业,很快游客爆满,月收入稳定在3万元左右。民宿还带动了4人就业,包括大学生艾丽菲达·哈力买买提。
在义乌工作间隙,热浦海提经常通过视频会议与祖力甫卡尔及团队高效沟通,处理预订、优化服务。经常会有游客向他们反馈意见和建议。一位四川游客不仅积极地和他们沟通交流,还细致指点房间物品摆放与卫生管理。“通过远程管理,我每天都能收到民宿的经营数据和游客反馈意见,我们会积极改进。”热浦海提说,“游客的真诚反馈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义乌经商的同时,这个年轻人也在探索一种游子反哺模式。
“看到家乡日新月异、新楼林立、生活便利,外地游客络绎不绝,我也越发向往回到家乡发展。”热浦海提心中的蓝图不断扩展,他的梦想远不止一座“白蓝舍”。“我真心希望有更多在外打拼的游子能回来,带着新的眼光和新的想法,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美。”热浦海提还计划收购邻居的房屋,打造风格多元的民宿集群,甚至构想一个微缩“古城”,并延伸提供私人定制旅行服务,让游客深度体验巩留魅力。
暮色下,蓝白相间的民宿静静伫立。热浦海提的微信对话框里,正不断弹出新消息:哈萨克族绣娘发来的民宿装饰样品图,县城文旅干部转发的旅游产业扶持政策,以及父亲用语音叮嘱他别太累……这些跨越千里的信息,正编织成一个游子最浓郁的乡愁——不必斩断翱翔的翅膀,也能用另一种方式拥抱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