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万里行·遇见丨吉木乃口岸:多样旅途,共赴开放之约
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迪力拜尔·太外库力
盛夏的吉木乃口岸,阳光明媚却并不炽热,凉爽的微风从远方吹来,带来丝丝惬意。往来的人员和车辆,为这片宁静的边境增添了许多活力。
6月30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采访团队来到吉木乃口岸。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庄严的国门前有许多游客合影拍照,感受着国家的尊严与荣耀。
6月30日,在吉木乃口岸国门前,曹霜一家人正在拍全家福。李森 摄
“我是2018年3月从四川宜宾和我老公一起来的新疆,刚开始以为会不适应,结果第一天就被新疆人的热情感动到了。新疆的天地很大、机会很多,我就决定留下来安家立业。”性格爽朗的曹霜,目前在北屯从事体育培训,她边和家人合影,边激动地跟记者分享她刚来新疆时的心情。
“这次我的父母从四川宜宾跨越3000多公里来新疆,我和丈夫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带父母和孩子到处看一看。首站我们去了美丽而又神秘的可可托海,之后去了禾木,经刚开通的阿禾公路到了吉木乃口岸。”曹霜了解到中哈互免签证政策后,打算回北屯休整一段时间,再带家人去国外旅游。
正当记者被曹霜一家人与国门兴奋合影的氛围所感染时,一阵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三个年轻人戴着头盔、穿着骑行服、骑着摩托车停在了口岸附近,身上散发着不羁与洒脱的气息。
“新疆的风景很好,路况也特别好,新疆人也很热情,这次来新疆看到了更多的美景,一路上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新疆这一趟值了!”来自江苏淮安市的摩旅爱好者崔启文于6月23日从西安乘飞机来到乌鲁木齐,开始了他的北疆自驾之旅。
“去年我完成了南疆沙漠环线的自驾旅行,听其他游客说南北疆的风景各有特色,就计划今年一定要来一趟北疆,现在已经走完了乌鲁木齐、福海、阿勒泰、禾木、哈巴河,今天来到吉木乃口岸,看到了国门很激动。”看着不远处正在有序通关的旅客和车辆,崔启文决定下次组个车队,做足了准备再来个境外骑游。
6月30日,崔启文在吉木乃口岸与国门合影。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迪力拜尔·太外库力摄
新疆西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吉木乃分公司副经理巴提拉·阔肯已经从事了3年跨境旅游,在国门前,很多游客向他咨询出境自驾游业务,以及出境通关资料的准备和驾驶证俄文翻译件、境外保险等。
巴提拉·阔肯向记者表示,“我们正在加大宣传推介,规划精品旅游线路,让更多来吉木乃口岸的旅客能提前做好准备,从吉木乃口岸出境旅游。”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30天互免签证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吉木乃口岸跨境旅游不断升温,其中出境自驾游、中亚旅游团组、季节性特色线路旅客量快速增长。
吉木乃边检站的民警们始终坚守岗位,不断优化通关流程,用专业与热情为往来旅客贴心服务。“我们每天迎接不同地方的旅客,看到大家顺利通关、开心旅游,就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吉木乃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副队长李晓辉说。
无论是温馨的家庭之旅,热血的摩托骑行,还是便捷周到的通关流程和日益完善的旅游服务,这场在吉木乃口岸的热情相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吉木乃口岸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北通道重要节点的发展机遇,也充分展现出新疆开放发展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