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到“防” 以心换新——援疆院长姜霞的“医者仁心”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包洪宇 通讯员 柳沣洋
“这款茶是枸杞菊花茶,每天喝会起到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效果,对您的眼睛有好处。”“现场的观众朋友们,现在为大家展示的是养生八段锦,大家可以跟着我一起练。这套动作能帮助您疏通经络、调理肺腑、增强体质,大家快快练起来!”……不久前,在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主办的“岐黄之夜·药香惠民”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现场,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霞正热情地向广大市民介绍中医药文化。
姜霞是吉林省第五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2023年6月,姜霞刚到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就被毡房式民族医医院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院区内的“百草园”更是吸引了她的目光。
中医(民族医)在预防疾病中有显著优势。日常工作中,姜霞引导全院医务人员突出中医(民族医)特色,以“治未病”为主。
她认为,提升整个地区“治未病”能力,则需全方位做好宣传,普及健康、科学的“治未病”治疗、生活方式,推广食疗、药浴、艾灸、香薰、针灸等传统保健方法。同时,医生需转换传统诊疗思维,从“治”向“防”及时调整。
“中医(民族医)在预防疾病、治疗慢性病上有其独特功效,且质优价廉,但有些治疗方法、特殊制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行推介,让更多人通过初步尝试、感受诊疗效果来了解中医(民族医),并通过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就医环境等,让更多患者在接受诊治过程中有更好体验。”姜霞说。
2024年,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在民族医特色发展方面获得7项成绩:复方祖桑颗粒等5种院内制剂投入临床使用;“哈萨克医切尔蔑恩合孜德尔麻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等7个诊疗技术推广项目立项;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通过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发布6项《哈萨克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团体标准;纳入第二批《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完成《哈萨克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医师资格考试题库新增3055道“双语”题目;5项哈萨克医疗法列入阿勒泰地区第六批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耀眼的成绩离不开科学的管理。2024年,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获国家重点优势专科培育项目,获第二批“天山英才”培养计划项目2项、自治区岐黄学者支持项目1项、自治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首个多学科门诊、眩晕门诊成功开诊,哈萨克医俄斯克马克斯疗法、药浴熏蒸布拉吾以其独特疗效,吸引越来越多患者前来康复理疗……每一个项目的谋划、每一个诊疗方法的开展都有姜霞的身影。
“作为医院院长,我就要为大家、为整个医院服务。”姜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解决医护待遇低、工作缺乏积极性问题,她第一时间提出绩效管理改革,在注重公平的基础上,向高风险、高难度、高技术、高强度岗位倾斜,调动起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获得赞誉。
人才引进来还不够。姜霞深知,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无法提升专业水平和医院发展。如何让人才之水活起来、流动循环、生生不息,她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
“师带徒”,这种最传统的医护成长途径在医院开出别样的“花”。2024年医院新增6个“名医工作室”,名医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查房,带教医院医务人员。援疆专家根据自身特长和医务人员实际情况选带徒弟,“师傅”不仅定期指导“徒弟”功课、考核,师生间还要不定期互相评分,“徒”对“师”打分、提意见,同时医院定期对“师带徒”结果进行考核。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名“徒弟”在考核优秀后都会获得由“师傅”带领赴援疆专家所在医院进修一个月的机会。
院内培训与外来专家指导相结合是提升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常规性邀请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伊犁州等地医联体医院专家讲学,同时邀请吉林知名医院专家进行学术交流。2023—2024年连续两年举办“长白山—阿尔泰山医疗系列交流培训会”暨地区医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骨干学习班,培训中医骨干500余人次。
作为吉林援疆干部,姜霞主动对接援疆资源,让资金、项目、人才在医院结出硕果。
2024年5月,姜霞通过行政查房了解到,部分道地药材因无质量标准面临禁用。她努力争取200万元援疆资金,请长春中医药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院给予协助,共同制定20种常用中医(哈萨克医)药材质量标准。该项目将在2026年5月底完成。姜霞说:“这项工作对保障药材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广哈萨克传统医学和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等级评审是对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科学评价,也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7月,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将迎来等级评审,这是姜霞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她成立复审工作领导小组,邀请2名国内其他省份评审专家、16名医疗专家指导,带队前往科室协调解决问题。投入吉林援疆资金400万元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使电子病历评级达到4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达到3级。今年2月底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为三甲医院复审筑牢根基。
“为顺利通过三甲复审,我们从资金保障、人才引进、制度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提前部署。全院上下团结一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两年来,在姜霞的带领下、在吉林援疆医疗团队的努力下,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开展了院内首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首例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首例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经尿道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及CT引导下胸腔引流术等。指导申请科研课题7项,填补医院医疗技术空白42项。援疆专家带徒弟38人次,重点培养8人;到医联体成员单位会诊21次;开展义诊47次,赠送价值6万余元药品,受益群众3421人次;指导制定制度98个、完善67个。
“吉林省每年派出近百名医务工作者赴阿勒泰地区进行医疗援疆,如果要问这些人为什么会来到这里,答案很简单,只有五个字——祖国需要我。”姜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