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使命担当,书写对口援疆时代答卷——黑龙江省第五批对口援疆工作综述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包洪宇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共同把新疆的工作做好。”
山川一脉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时钟回转,2023年5月,黑龙江省第五批179名援疆干部人才从东北大地奔赴遥远的西北边陲,接过对口援疆“接力棒”,用热血浇灌希望,以赤诚镌刻忠诚,续写“龙阿一家亲”的崭新篇章。
似海深情,凝聚民心民意;如山厚望,激发奋进动力。两年来,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务新疆所需、尽龙江所能,在智力、产业、民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屡结硕果,助推阿勒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浇筑起民族团结的丰碑。
智力援疆激活创新动力源泉
智力援疆是推动受援地各项事业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造血”能力的关键一环。黑龙江省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种子、示范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多角度加强“传帮带”,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在教育援疆方面,选派援疆教育人才270人次,通过开展援疆教师“同心助教”能力提升帮带行动,采取联合教研、送教下乡、青蓝结对等方式,结对帮带受援地教师372人次;依托龙江名师工作室举办论坛30余次、开展专题培训讲座550余次,培训教师9400余人次,有效提升受援地学校教学水平。
在阿勒泰地区教育大会上,地区行署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黑龙江省与阿勒泰地区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在职业教育领域,黑龙江省深化两地合作,组织高校、中职教师27人次柔性支教,助力受援地优化职业教育发展。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与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开展“虚拟实训室”合作与师生互访;可可托海职业技术学校与佳木斯职业技术学校结对,开展线上集体备课等交流活动,为受援地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医疗援疆工作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群众看病难题,更注重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院长王琛说。
在医疗援疆方面,黑龙江省采取选派对口专家、强化人员培训、创新引才模式、提升医师培养质量等举措,坚持“输血+造血”,持续提高受援地医疗服务能力。2024年,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在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通过率达72%,较上一年度提升2.5倍,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时,秉持“技术突破+学术引导”,填补多项医疗技术空白,推动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在全国三甲医院排名中显著回升。
截至目前,援疆医疗专家累计接诊门、急诊14.9万余人次,抢救危重患者2200余人次;推广新技术、新项目170余项;开展培训1300余场,惠及1.7万余人次,切实提升了当地医疗水平。
千里帮扶传薪火,产业赋能兴边疆
近日,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萨尔塔合塔依村内机声隆隆,黑龙江省重点打造的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这个毗邻乌伦古湖景区的农牧结合村,正凭借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在援疆资金的助力下焕发新生。
该项目投入援疆资金1600万元,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林海驿站)1500平方米、特色民族风俗民宿600平方米、自助烧烤广场1000平方米、儿童游乐场地800平方米、汽车营地兼户外越野集散中心5000平方米及附属配套设施。
“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黑龙江省援疆干部、福海县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张明说:“项目二期建成后,不仅能提升当地旅游形象,更将带动周边农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引擎’。”
产业援疆是发展之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一方面对已投入使用的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摸底,通过巩固提升让老项目持续发光发热;另一方面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北疆活畜交易中心二期等关键项目,推动阿勒泰地区“种养加销游”全产业链升级。
乡村要振兴,农业当先行。阿勒泰地区现代农业科教与信息化示范园区提升改造项目便是生动实践,该项目总投资640万元(全部为援疆资金),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农业现代化标杆,通过常态化开展观摩培训、技术交流,把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传递给周边农户,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以中草药、马铃薯、大果沙棘、特色乳业为主导,“种养加”一体、产学研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青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黑龙江省援建的1283平方米专家工作站及配套设备采购、1800亩土壤改良项目,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依托这些建设成果,园区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不仅提升了自身科研能力,更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力。
引进158份大豆种质资源,成功筛选出两个高产表现突出品种,亩产分别达315.6公斤和337.1公斤;兵团级科技特派员项目“北疆高寒区春大豆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模式示范”顺利通过验收……在援疆项目的支持下,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农牧业发展成果显著。
一个个亮眼成绩的背后,彰显着黑龙江省兵地“一盘棋”的援疆智慧。黑龙江省农科院援疆工作队与当地科技、农业等多部门及企业紧密协作,在作物栽培、养殖技术推广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兵地农业协同发展。同时,在农产品销售方面,16家“两疆臻品”店已展销龙疆特色农牧产品500余种,并向电商直播、疆外仓储拓展,为新疆特产“走出去”开辟新路径,为援疆事业注入更多活力。
畅途迎客,架起诗与远方的“连心桥”。“龙泰号”旅游专列是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在旅游援疆、加大向阿勒泰地区输送客源等方面实施的一项惠民务实举措,目前已累计开行15列,输送入疆游客超万人次。
6月23日,一架南航空客A320NEO客机平稳降落在阿勒泰雪都机场,标志着2025年哈尔滨—阿勒泰直飞援疆航班首航任务圆满完成。“5个小时就能直达阿勒泰,不用转机,太方便了!”黑龙江省游客陈静道出了所有旅客的心声。
2024年7月,哈尔滨—阿勒泰直飞航线首次开通,进一步加强了龙阿两地往来。今年,该直航线路迎来全面升级,直飞运营周期从去年的7月至9月,延长为今年的6月23日至10月底;7月至8月暑期旺季,航班加密到每周两班,为两地往来提供更多选择;冬季冰雪主题双向航班和专列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交通网络的完善,提升了阿勒泰地区对外通达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黑龙江省援疆干部、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栗元浩说。
点滴帮扶润边疆,民生援疆惠万家
在援疆事业的生动实践中,黑龙江省第五批援疆工作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基层群众急难愁盼,把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做到细处,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龙阿两地守望相助、携手共进的暖心篇章。
“我能看见墙上的字了!”患者阿米娜·喀克木激动地说。今年5月,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统筹全省优质医疗资源,组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专家团队,赴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开展眼科诊疗技术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手术义诊、技术分享等方式,全面提升当地眼科诊疗能力。
在医疗卫生援疆工作中,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秉持按需、精准、集约、高效的援疆原则,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群众健康为目标,主动作为。通过开展义诊、知识宣讲等,把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更多阿勒泰群众受益。不仅如此,黑龙江省资助了32548名困难群众参加医保,完成了6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医疗援疆工作扎实推进。
教育是国之大计。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持续改善教育条件,支持兵地2所学校建成人才公寓楼(宿舍楼)、16所学校购置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42所学校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连续9年实施教育扶助成才项目,对赴国内其他省份上学的家庭困难大学生、预科生给予每人补助6000元/年,累计帮助2600余人次顺利完成学业。
环境改善促就业、稳增收。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让2500多名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重点帮扶农村劳动力和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受益3万多人次,为群众拓宽就业门路、夯实增收基础。
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深刻认识文化润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意义,全方位推进文化润心、文化惠民、文化育人工作,以多元文化活动为纽带,架起龙疆两地精神共融的桥梁。
精心谋划打造“两馆”“一剧”“一课”文化新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可可托海三号矿脉红色历史纪念馆,以历史为脉络,传承红色基因;歌舞剧《寻找牧羊人》、可可托海精神系列精品党课,以艺术与教育为载体,弘扬奋斗精神。
在廉政文化与基层文明建设领域持续发力。推进廉政文化主题广场、示范点建设及作品创作,营造风清气正氛围;新建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治区示范点,实施群众春晚建设项目,推动乡村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惠民演出精彩纷呈,文化交流尽显活力。“丹顶鹤飞进青格里”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开展14场公益性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助力富蕴县举办可可托海音乐节,引入优质资源,邀请知名乐队歌手参演,成功塑造可可托海文化品牌IP,让“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享誉四方。
据悉,为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正积极谋划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哈尔滨芭蕾舞经典剧目《胡桃夹子》与新疆大型歌舞《掀起你的盖头来》在援受两地开展互演,以艺术对话促进文化交融、深化两地情谊。
在推进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中,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两地政府、企业、民间等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
2024年7月29日,“龙泰号”援疆研学交流阿勒泰学子独立营在阿勒泰科技馆(天文馆)开营。来自地区各县市的41名中小学生代表乘坐“阿勒泰—哈尔滨”定制航班“龙泰号”开启了为期8天的团结之旅、研学之旅、逐梦之旅。
“我们参观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极地公园、东北虎林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不仅开阔了眼界,更学到了很多知识,活动非常有意义。”营员代表文贝特·别尔得别克说。
依托“龙泰号”旅游专列与直飞航线,两地研学交流实现双向互动,让“龙江尔滨”与“我的阿勒泰”的情谊愈发深厚。
借哈尔滨举办亚冬会契机,龙阿两地积极谋划冰雪产业考察培训、参与冰雪产业创新大会等互动活动,让援疆工作的“冬闲”变为两地交流的“冬忙”。
数据见证深情。两年来,黑龙江省740余人次赴阿勒泰地区、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交流合作,受援地1100余人次前往北京、黑龙江省开展培训交流与结对共建;1700余人次阿勒泰青少年参与“青少年心向北京”融情夏令营等活动,持续书写龙阿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崭新篇章。
扬帆起航风正劲,乘势而上启新程。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黑龙江省将勇挑重担、奋楫笃行,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实际行动和新的成效书写对口援疆时代答卷。